戳蓝色字关注我们!
浙江数字化改革成果迭出,百姓点赞。数字文化系统改革同样紧紧跟上,大家从一个个应用场景的实用中,尝到了甜头。但推进中也有不平衡。不久前,一位宣传文化系统搞数字化改革的专家很实诚地跟我们说了个现象:有些单位报送数字化改革成果,竟然把单位的OA系统也算上了,噌噌往上报。自从去年2月浙江全面部署数字化改革工作至今,宣传文化领域各种应用开发数量还真不少。但平心而论,真正能体现数字化改革本义、牵一发动全身的大应用、好应用还不够多。
今天我们就“刀刃向内”,借用尼采研究哲学的思维,用一把锤子敲敲打打,剖开来说说数字文化系统。到底啥是数字文化系统?数字文化系统为何而建、怎样去建?今年,数字文化系统被纳入全省数字化改革“1612”体系,成为六条跑道之一。
要搞清楚什么是数字文化系统,首先要对数字化改革有清楚的认识。
一些人把原来线下的工作搬到线上,把人工做的事情替换成电脑做,以为这就是数字化改革。
专家听了直摇头:这是信息化,顶多只算数字赋能。
数字化改革的本质是进行体制机制的变革性重塑。
什么是重塑?通俗地说,不是把一堆土豆今天切成三角形、明天摆成长方形,而是把土豆煮烂了、捣成泥,做成价值更高的产品。
数字化改革同样是这个道理。
首先,要放大“变革效应”。通过某种技术手段,把原来100个人干的事情变成由50个人来干,但干的还是那么点事情,这只是工作效率的简单提升,达不到最大化的目的。
真正的改革,是要改思维理念、组织体系、行为模式、制度机制,使整个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都发生质变,让100个人能干原来500个人都干不好的事情。其次,要放大“聚合效应”。某个单位“小打小闹”开发出来的应用,就像是“小舢板”,不可能有“航空母舰”的威力。要着眼“大宣传”“大文化”,把各单位改革的“小系统”与数字文化改革的“大系统”连接起来,形成牵引性项目,组成多个单元集成的“大军团”。再次,要放大“杠杆效应”。用复利思维解决现实问题,充分发挥重大改革的“支点”作用,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、创新创造水平、整合资源水平、精工细作水平,推动实际工作实现指数级跃升。有了一个支点,要发挥出撬动地球的能量,蜻蜓点水轻轻一下,不是我们要的数字化改革。不过,需要承认的是,作为今年新加的一条跑道,数字文化系统客观上存在起步晚、基础弱等“先天不足”。要想实现后来居上、换道超车,还需迎难而上。
二
任何生产工具,都是为生产力发展服务的。同样,开发建设的数字化改革场景应用,一定要服务于生产、生活和治理“三端”。打造一个应用,花了钱、费了劲,如果建成后不用或者少有人用,岂不是一种浪费?
图源:视觉中国
生产端的应用,要提升效能。围绕文化产业发展、内容创作生产、文旅深度融合,聚焦企业和其他主体共性需求、高频需求,谋划迭代应用场景,做好供需精准对接,服务政策直达快享,促进宣传文化事业发展降成本、增效能、高质量。
面向群众的数字化应用,要让群众感受得到。老百姓需要什么、期待什么?推出的应用能不能让服务更便捷、更高效,让供给更丰富、更优质?这才是要考虑的。影视产品要叫好又叫座,数字文化系统建设也一样。
治理端的应用,能力要增强。针对治理理念滞后、综合协同不畅、管理方式粗放等痛点堵点,运用数字化手段推动治理模式变革、机制创新,促进生产跃升、生态优化、活力迸发。
三
打造场景应用,不同于普通的软件开发,必须能够实现战略目标、解决实际问题、便于各方使用,要凭实实在在的使用流量来说话。
标准千万条,有一条很关键,那就是要好用管用实用爱用。
怎么来实现?
“手里要有几把米”。场景应用要吸引人们喜欢来用,必须要有“非我不可”的资源。自己手中掌握的各类阵地、各类平台、各类数据一旦真正用起来了,应用自然就会有人来用。“手上更要有几把刷子”。任何改革设计、应用开发,都要嵌入自身工作的关键能力,通过精细流程和精准机制,让原本不会干的人知道怎么干,让已经会干的人能够干得更好,达到业务本领增强和水平提升的效果。“手中还要捏着标尺”。要把改革的“指挥棒”立起来,加快完善改革发展指标体系,通过外部化进行工作倒逼。声明:稿件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